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之窗 > 法官文学
快乐人生--记慈父
来源:广东法院网 编辑:潮州湘桥法院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12日 点击数:140261

快乐人生--记慈父

谢卫华

 

    引子慈父》一文于去年在南方日报、湛江日报、广东公益、法庭杂志发表,今年八月,慈父忽然仙逝,再读此文确是无限感慨。深感触佛家所说的人生无常。孟子说“大孝终身慕父母”,更是感到对生养的父母要抡时间从精神物质上去尽孝,方不负平生。特将此文略改题目放上内网,借此对慈父表示深切怀念。

    法官职业干了近三十年,情牵多少人间世事,却很少顾及领会身边亲人的内心世界。不知不觉中,人生进上知命之年,怀旧的情绪渐渐浓厚起来。近两年,从省城回雷州乡村老家,最幸福的事就是在月光如水的晚上,陪老母亲在庭院漫步,听她老人家娓娓谈起父亲善行往事,每每这个时候,我内心总会有一种莫名的感动,充满着对父亲的敬意。

父亲年近九旬,从不饮酒、不抽烟、不打麻将。退休后,隐居乡间,白天吃素读书,终夜坐禅养神,神闲气定,乐在其中。望着白发苍苍的父亲,我总在想:在浮燥的社会,面对人生海洋的暗潮涌浪,是一种什么力量使父亲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始终守护着那颗空谷幽兰般慈悲宁静的心灵,对生命、生活有着如此独特的见解与行为呢?沉思再三,最终从中华民族传扬千古的“感恩积德”这一生命大智慧中,感悟出父亲的思想脉络和人生答案。

     父亲叫谢炳昌,是遗腹子,出世前的两个月,祖父因病无钱医治去世,面对家里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的困境,祖母只能含泪带着未满两岁的父亲改嫁到邻近的英楼村一个姓张的贫穷人家。父亲五岁时,继父过世,苦命的祖母带着父亲和姑姑住在破茅屋里,逢上台风天,雷雨交加,狂风大作,屋顶被吹翻,“屋漏偏逢连夜雨,”孤儿寡母只好抱在一起缩在别人牛栏里颤抖着过夜。多亏常乡亲给予帮助,才使父亲一家度过难关。每当逢年过节,总有好心人你夹一块肉我盛一碗饭上门来,这使父亲从就小感受到人间真情和温暖,在幼小的心灵里萌生出疼惜穷人,帮助穷人度过生命难关是多么美好的品德。父亲对人生独特的感悟,正源于苦难的童年。

    父亲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工作至八十年初退休,一直在粮食部门。今年七月,退休多年的父亲领到组织颁发的金光闪闪的“五十年以上共产党员奖章”,内心十分欣喜。父亲平生工作上最大亮点是管理的粮仓被评为全省先进典型,参加过全省第四次劳动模范先进代表大会,受到越南副总理率领的访华代表团接见,还获得奖励三枪牌单车一辆。记得父亲每次下乡归来,总将单车擦得锃亮并悬吊起来,不让孩子们骑,其实那是对荣誉一种敬意。父亲官不大,一直是公社粮所主任。在党的三中全会前,特别在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文革”三个时期,粮所主任握有审批粮食的权力,确是不错的岗位。但父亲从不懂得用有限的权力搞个人交易,而是眼睛紧盯着所管辖范围内那些贫困无助的五保户、带着一群子女的守寡婆、无劳动能力的残疾人等,父亲成为这些贫穷人家的希望和依靠。父亲工作过的杨家、雷城、南兴、龙门等地方,总有这种贫困家庭成为我家多年的朋友。上世纪九十年代,父亲一位早年过世同事的子弟,有感父亲对其寡母孤儿的关照,真诚运两株海南椰树种在我家门口,表达感恩之心。

父亲不单是用权力帮助穷人,更是心存恻隐,常行善事。每到年关,总叫母亲将面条、饭、肉送给贫穷的邻居。龙门镇七十多岁以拾猪屎为生的守寡婆“聋母”,每逢年节在家窗户处见有一碗饭肉时,必知是父亲一家所为;在一个寒冷的冬天,父亲见经常在南兴电影院门口卖花生米的“盲公”衣衫单薄,即购买一件棉衣悄悄披在“盲公”的身上后走开,旁人见在眼里,问“盲公”是否知谁送的棉衣,“盲公”摇头答:“不知,”旁人即说:“是粮所谢主任送的,”“盲公”低声说:“谢主任是好人。”邻居来九生有八个子女,生活十分因难,其妻又生一场大病,身体削弱,父亲便将家中的高利参送给他,补养其妻身体。家中珍藏的几粒“安宫牛黄丸”,也因粮所同事摔昏或邻居老人中风等而一一送光。

龙门镇那岭村六十多岁的五保户“六哥”,从六十年代至今一直是家里常客。那是1964年冬天,父亲下乡到那岭村渡口处,见梢公边摇渡边哭泣,父亲问:“何事而哭”,梢公答:“其弟腿生疮流脓,送到医院医治不了,现在睡在砖窖处待死”,患者名叫“六哥”,父亲上门了解了他的症状后,立即时将病情向名医反映,亲自捡中药送去,经几个月的服用最终得以治愈。只是脚落得残废。其家人从不知父亲何方人氏,经四处打听,最后才在南兴粮所找到父亲,从此,“六哥”和父亲结下半个世纪的情谊。每逢正月初二,必见“六哥”提着一笼鸡一步一拐到我家作客贺年。

父亲从退休至今,不但将每年的退休金完全裸捐给困难户,还将孩子们孝敬金也一文不留施舍出去。记得在九十代中期,家庭并不富裕,兄弟们对父亲作法表示不可理喻,曾进行过激烈的争论,父亲总是说:“你们城里人“饱汉不知饿汉饥”,一顿饭就花去几百、几千元,不知天下穷人过节时的可怜。”父亲把儿子的话只当作是耳边风,仍是我行我素,还叫我请老朋友广东文联艺术馆长莫各伯先生题写的“为善最乐”四字挂在正厅,亮出积善的心迹。

许多年了,每年年底,父亲必会同龙门镇的琴姑等人前往龙门镇的两个敬老院看望老人,给他们送去慰问金、或者米、油、面、糖之类的食品。镇民政部门也常代表老人们写感谢信张帖在我家大门口。2008年,父亲回到阔别八十多年的故乡唐家镇田西村安家养老,也将行善之风带回家乡,每年都与母亲一道对村族两百多孤寡老人、残疾人进行慰问,发动全家带头对村族学校、道路、宗祠等捐款。在五千多人十一条自然村族中发起“孝子与好媳妇”评选活动,对推选出来的22名孝子与好媳妇发红包鼓励。另外,为感恩乡亲,父亲还曾请湛江歌舞团到村里演出,请全族七十岁以上老人坐在前排一并观看,并给两百余位老人派红包慰问祝福,……父亲在恩中行善,在行善中感恩,他的善心善举如春风细雨在古老的村族里飘洒。

父亲退休后,最想做的事就是读书。父亲曾说“年青时只读过几年书塾,识几个大字,最羡慕富家子弟有书读。工作几十年,“文革”之前政治运动一个接一个,天天讲阶级斗争,生活在恐怖之中,能活过来就不容易了,人心都被批散斗散,思想被搞糊涂了,现在决心读书是为了思索人间道理,过有意义人生。”

父亲果真将我书房的几十本历史书籍《资治通鉴》、《史记》、《三国志》反复通读,认真作读书笔记,工工整整抄了三大本柏杨先生写的《中国人史纲》,并自得其乐地背颂《古文观止》名篇。父亲曾感慨说:“身为中国人,一定要知祖国五千年文明史。人来到世上只是过客而已。通透历史使人神静、气和、心定。”1988年后,为感恩生养的父母、感恩培育的人民,父亲发愿吃素坐禅,每天颂读并用毛笔恭恭敬敬抄写《妙法莲花经》《金刚经》《六祖坛经》《心经》等经书。经近三十年的读书和思考,父亲对人生有着更为深刻的思想感悟。父亲曾说“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以仁义道德孝悌忠信立教是大根本,大智慧,是人伦常道,千古不变”,父亲在八十六岁时亲笔题写“安仁”两字悬挂于庭院凉亭,叮嘱子孙要以仁为本,尽职人伦,作仁孝忠义之人。对于佛理,父亲感悟:“佛性与人性相通。教人慈悲为怀,爱护生灵,最为感人。提出五戒:戒杀生、戒邪淫、戒盗窃、戒妄语、戒饮酒。功德无量。”读书之余,父亲曾写出一百首劝善诗文。虽不太合音韵,却是九旬老人对读书、对人生的真情感悟。

古文观止好文章,夜颂日读口生香。

寄意东坡前赤壁, 神会韩公仁道长。”

“心田存善像太阳,万物生长有霞光。

岩松抗风根有劲,傲雪梅花满天香。”

“ 儒释智慧最微妙,慈悲为怀心无忧。

坐禅吃素大自在,子孝家和乐悠悠。

乡村的境致那么宁静柔和,夜色怡人。漂泊游子与九旬父母高堂神聊于庭院凉亭,谈笑风生,是那么幸福和温暖。哲人孟子说过:“仁者爱人”“仁者无忧”。古语云“几百年人家莫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父亲在其漫长的人生旅途上,之所以活得那么踏实、单纯、快活、风流、  洒脱,正因为他有着一股浓浓的仁者真味与襟怀。静观当今时代,物质比任何时期都富有,而人的精神家园却那么荒芜,人们的心灵深处无不盼望仁爱的春风明月所照耀。呼唤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回归成为时代的颤音。《温公家训》云:“留金以贻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以贻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为子孙作长久之计”。短短数语,透射出中华民族所体证的感恩积善与人生、子孙幸福相联系的生命智慧,透露出天下父母深厚、朴素、慈爱的心声。

感恩天下父母,祝福天下父母。